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沛县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机遇来啦~

快资讯  2018-08-27 08:33

[摘要]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实省委娄勤俭书记来沛调研指示精神,我县结合实际,加快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一、总体思路 抢抓省委把沛县定为全省“搬迁扶贫带脱贫”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按照“顺应规律、系统谋划、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实省委娄勤俭书记来沛调研指示精神,我县结合实际,加快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一、总体思路
 
 

抢抓省委把沛县定为全省“搬迁扶贫带脱贫”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按照“顺应规律、系统谋划、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统筹推进、一举多赢”的工作思路,坚持落实国家政策、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目的,以“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整村迁建为路径,以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支撑,推进集中居住,加快生态修复,彰显沛县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打造苏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江苏样板”。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面完成47个压煤自然村、1.51万户、5.47万人搬迁任务,城镇化率提高4.2个百分点,产业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文化特色充分彰显,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沛县品牌。

三、安置方式
 

坚持整村迁建模式,按照等价原则,提供实物安置、货币化安置两种方式,由农民自主选择。

(一)实物安置。安国镇、杨屯镇、大屯街道等8个集中安置区建设按照“三靠近”(靠近城镇、园区、景区)、“四达到”(达到房产、增收有保障、基础配套强、公共服务好)的要求规划布局,大屯街道、汉兴街道等2个安置区在沛县城区建设,安国镇、杨屯镇、龙固镇(新、老镇区)等4个安置区在镇区建设,杨屯镇(卞庄)、鹿楼镇等2个安置区依托湿地景区和撤并镇区建设;意愿选择实物安置的农民可按照相关规定置换安置房

(二)货币安置。将采煤沉陷区移民搬迁与商品房去库存政策有机结合,意愿选择货币化安置的农民,可直接获得货币补偿,进城区购房的,可根据《沛县人民政府关于沛县城市规划区外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有关问题的通知(试行)》(沛政发〔2018〕69号)相关规定,按程序申请政府购房补助资金。

四、建设内容
 
 

(一)安置房建设

分年度、按节点有序推进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作,把城镇特色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批地域特色、建筑特色、文化特色鲜明的安置片区,为搬迁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和良好的居住环境,确保搬迁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原则上到2020年,完成47个压煤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共涉及15138户、54735人。

已经启动的4个压煤村庄安置房建设项目,共1447户,5821人,建筑面积17.46万平方米,2018年底要确保完成。其中,安国镇搬迁安置汪塘、陈尧、高庄3个自然村,龙固镇搬迁安置前三里自然村。 

2018年启动8个压煤村庄搬迁安置项目建设,共3312户,11699人,建筑面积35.05万平方米;其中,安国镇搬迁安置六堡、魏楼、左尧3个自然村;杨屯镇搬迁安置辛庄自然村;龙固镇搬迁安置焦刘、许庄、候圩子、奈庄4个自然村。

2019年启动35个压煤村庄搬迁安置项目建设,共10379户,37215人,建筑面积112.09万平方米;其中,安国镇搬迁安置刘辛庄、刘马庄2个自然村;杨屯镇搬迁安置西安庄、西陶屯2个自然村;汉兴街道搬迁安置徐园、方庄、吴庄、三教堂、甄庄、辛陈庄、赵楼、孔庄、罗庄、裴堂、封楼、陈庄、刘庄、陈楼等14个自然村;鹿楼镇搬迁安置郭庄、韩阳、闵堤口3个自然村;大屯街道搬迁安置朱大庄、陈楼、贾庙、土楼、王楼、狄路、张老庄等7个自然村。大屯街道大屯、大菜、冯桥、石大屯、奚阁、时口、小刘家等7个自然村根据大屯煤电公司采煤计划,视与矿方谈判情况加快推进。

(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影响,对采煤沉陷区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系统设计、优化配置、整体改造,强化与原有基础设施衔接融合,有序配套推进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2018到2020年,加快推进沛公路西延工程、G518大屯至微山湖段改扩建工程、G518西环路跨丰沛铁路立交桥工程、龙湖大道西延(西环路至沙西路段)工程、龙河路改扩建工程和杨欢路改扩建工程,构建 “三环十二射线”环射型路网体系。同时,配套建设采煤沉陷区各种市政管线44公里、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中转站3个、绿化面积26.5万平方米。

(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科学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养老、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功能与水平,满足搬迁农民的生活需要。新改建中学2所、小学3所、幼儿园8所、敬老院(含残疾人康复中心)4所、卫生院2所、文化中心4处。

(四)生态环境改善

切实加强采煤沉陷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修复的力度,科学制定生态环境治理修复计划,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参照《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标准,实施湿地微地形改造、植被恢复、生物放养等工程,对龙固东—卞庄片区、龙固南片区、张双楼片区(安国湖湿地)、汉兴片区(汉兴湿地)等4个片区2.7万亩塌陷地,进行生态修复。对搬迁的47个自然村原有建设用地进行复垦,拆除农民房屋、清除地面附着物,对土地进行平整,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五)产业平台建设

立足区域产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动采煤沉陷区接续产业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接续产业,着力解决搬迁农民就业问题。重点推进沛县经济开发区、龙固工业园、沛北经济开发区、安国工业集聚区、八堡工业园等5个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及研发中心配套建设,达到“五通一平”标准,配套建设道路33.2公里、各种管线108公里、研发中心3.6万平方米,力争把沛县经济开发区创建成开发区,把沛北经济开发区建设成省级开发区。大力发展村集体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动复垦土地流转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特色高效农业,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六)文旅产业发展

抓住全域规划契机,深度挖掘汉文化、微山湖文化、大运河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宜居与宜业深度融合,重点加快推进杨屯洪福湿地旅游度假区、汉兴花海小镇、安国汉之源文旅小镇、刘邦古村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全省乃至重要的汉文化特色景区,实施“旅游+”战略,通过“旅游+交通” 把游客引进来、“旅游+文化” 打响人文旅游品牌、“旅游+农业” 休闲观光与农业发展共振一系列发展模式,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基本齐全的旅游产业格局,打响做靓沛县“刘邦故里、大汉之源”品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